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势(大章二合一) (第2/8页)
关系越复杂,越符合朱祁钰对内阁的期待。 群辅的制度决定了他们和都察院一样,独立性很高。 只有相互之间不对付,才能真正对他这个皇帝起到最大的作用。 应该说,陈循的猜测是准确的。 朱祁钰对内阁的定位,处于六部偏中下的位置。 他见过明后期,内阁横压六部,首辅礼绝百僚的场景,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种强势,发展到极端,就会引起党争。 朝廷如今也讲究人脉,但是始终没有生出,像前宋一样所谓的结党。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如今的朝廷以六部和都察院为首。 这些部堂官,想要做到侍郎尚书,人脉关系固然需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条件。 六部和都察院都是办事的衙门,所以要做这些衙门的长官,必须要有实打实的政绩。 就拿张敏来说,朝野上下之所以认为他有可能接任尚书,不是因为他讨好了什么朝臣(天子不算),而是因为,他克服重重压力,将匠户改制推行了下去。 而且,他在之前,主持营建了许多工部负责的水利,道路,殿宇等工程,政绩斐然。 同理,都察院也是一样,想要做左都御史,没有在任上揪出过几个震惊朝野的贪官污吏,或是奏请过朝廷,更改过巡抚之地的陈规陋习,是不够资格的。 也就是说,但凡是想要成为尚书,要么在地方上政绩斐然,深受爱戴。 要么,就要在侍郎的位置上,踏踏实实的干出些实打实的成绩。 只有带着这些实打实的政绩打底,他们的人脉关系,才能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助他们登上尚书位。 但是内阁不一样! 内阁的作用是调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