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 (第1/4页)
文华殿的大门打开,内侍洪亮的声音响起。 “陛下口谕,宣户部尚书沈翼,工部尚书陈循,内阁大学士张敏觐见。” 于是,候在殿外的三位老大人,纷纷起身,随着出外引领的内侍,缓步来到了殿中。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 天子金口玉言,当下便有几个内侍,各自搬着墩子过来,伺候几位老大人坐下。 随即,新任的内阁大臣张敏上前,道。 “陛下,前番臣奉旨,推行匠户改制一事,已和工部新任尚书陈老大人再度商议,如今制度大略已定,请陛下御览。”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呈递了上去。 前番朝堂当中调动,张敏虽然没能成功晋为工部尚书,但是能够入阁,也算是勉强升了半级,所以张老大人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这绝不是因为张老大人能看得开,而是对他来说,入阁其实要比直接升为工部尚书,要来的划算。 大明实行的是科举制,因此,对于科考的成绩向来十分看重。 张敏当初的科举成绩严格来说,并不算好,不过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以这个成绩入仕,虽然同样能够做到尚书位。 但是须知,尚书和尚书也是有区别的。 六部七卿,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排序,大略来说,吏部,户部,都察院是头一等的,既要有实打实的政绩,又要有清流资历,还要有人望,够资历才行。 再往下,兵部和礼部的规格稍松一些,但是也看重科考成绩,尤其是礼部,更加看重清流资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