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和谈 (第3/4页)
宜。 再次落座之后,未等朱鉴开口,也先便先声夺人,问道。 “自永乐皇帝后,你我两家和好年久,缘何去岁擅自拘留我使臣,减了赏赐,以致乱起有战?” 话音落下,朱鉴的脸色不由一变。 也先这就是胡搅蛮缠了。 他指的使臣,并非是土木之役后,在双方传信的使臣,而是早在太上皇北征以前,正统十四年四月,也先为朝贡而派去的使团。 这也是双方最初爆发战争的导火索。 这回朱鉴没有说话,一旁的李实便冷哼一声,义正言辞的起身反驳道。 “太师这话说笑了,先前永乐年间,太师之父遣使朝贡,使团不过三四十人,我太宗文皇帝陛下厚待藩属,念及瓦剌苦寒之地,跋山涉水朝贡不易,故而使团所讨物事,不拘珍贵与否,一应与之,从未计较。” “然至太师为瓦剌首领,使团人数逐年递增,贪欲不足,至去岁,呈递于我朝廷之使团名单,竟至三千余人,其中多有虚报欺瞒,哄骗赏赐,所朝贡之物未添一毫,所求之物却逾永乐年间百倍。” “使团中人鱼龙混杂,不守臣礼,为jianian为盗者占使团半数之多,我官军查察,则躲藏各处,隐匿欺瞒,自不归草原之地,何谈我朝廷扣留?” “使团名册三千余人,到京人数却十不存一,我朝廷无非依照入京朝见之实数给赏,罢去虚报欺瞒者,何谈减了赏赐?” 使团之所以需要有正使和副使的区别,就是因为需要有人强硬,有人打圆场,视情况相互配合。 在这次的谈判里头,李实就是那个,负责说难听话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