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_第六百零三章:天子从不吃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三章:天子从不吃亏 (第3/7页)

偏见。

    相反的,他觉得南宋的公田法实行的有些晚,那些所谓的,官绅勾结,欺上瞒下,低价强征民田,甚至是为了赎买公田加印会子,这些问题,都说明南宋本身已经大厦将倾。

    有了好的政策,却很难真正执行下去,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事实上,真正仔细研究过公田法就会明白,元灭南宋之后,之所以能够迅速的稳定下来,就是因为享受到了公田法的好处。

    当时,元世祖给功臣们的赐田,很多都来自于南宋当时赎买的公田。

    真真是前人挨骂,后人享福。

    回到于谦的这份奏疏上来,实际上,军屯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保持原本的底层佃户的生存空间。

    若是以公田法来推行,倒也是个办法。

    不过……沈尚书将刚刚看到的内容,在心中又过了一遍,似乎,于谦的这个章程,和南宋的公田法,还有所不同。

    “沈尚书好眼力,这份章程当中,确有对公田法的借鉴之处,但是,也不全然相同。”

    很明显,对于这份新的奏疏,于谦的看重程度还在之前那份之上,点了点头,认真道。

    “公田法针对的是民田豪绅,强行赎买会引发剧烈不满,但是军屯本身就是朝廷田亩,首先在名分上,这次朝廷便是占据优势的。”

    “其次,在方式和对象上,在推行过程当中,兵部也会做出区分,在册的军田不必再提,照例让边军回归军屯便是。”

    “兵部的这份章程,主要针对于隐没未在册的田地,及本为军田,但被登记为民田的田亩。”

    “具体而言,仍是以赎买为主,这两类田地,在清丈结束之后,依照市价核定,由朝廷出银购回,转为登记在册的军田。”

    “但是,这部分军田,暂时不由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