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坦言 (第4/8页)
一脚,且背了个冲击军营,意图不轨的嫌疑。连总宪都不好帮他说话了,这是为哪般? 不行,要自救,留住青山在,日后再相见。 于是,他趁着短暂的安静之时,出言奏道:“陛下,臣负有巡查、监督东城之职,一心只为公事,此心可昭日月,臣绝无半点私心。寿宁伯的指控,臣无法认同,且寿宁伯先阻碍监察,后殴打、禁锢,一切皆为事实,臣恳请陛下详查!” 朱佑樘不置可否,张鹤龄跟着奏道:“陛下,凡事若先看果,但为小事,自可酌情究因。可若是果为恶果,纵然再多因由亦是不可。臣窃以为,凡事,更不可打着公心的旗号,行阴私之心,即便无意,亦当加以惩处,以儆效尤!否则,无法示人以鉴!” 两人各自开口,似乎又拉开了一场奏对的序幕。 刘健未动,李东阳不想动,谢迁心中闪了闪,向着朱佑樘行了一礼道:“陛下,巡城御史吴尚行事急切,误闯军营,虽有过,但未曾造成恶果。念其公心任事,亦念朝廷储才不易,故,臣恳请陛下罚其俸禄一年,原职留用。督查院监督其职,若有再犯,可数罪并罚!” 戴珊亦是跟着附和:“臣附议,臣必当严加督导,若有再犯,数罪并罚!” 朱佑樘还是无可无不可,他看向了张鹤龄,张鹤龄一瞥间,轻咳一声笑道:“谢阁老此举怕是不妥吧。按你所言,是不知者不罪,不论事实、性质、结果,不论是否影响恶劣?若是往后别人再闯个军营,再言不知、误入,甚至打杀几个人,也依然不罪?” 谢迁瞪了一眼,沉声道:“何来不罪?罚俸,查看,亦算戴罪之身。寿宁伯,你是外戚,何尝能体会十年寒窗苦读,几番拼搏入仕之艰难。又何尝能体会朝廷储才、育才之不易?” “谢阁老,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