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_第三十六章 坦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坦诚 (第6/8页)

但你发现了,世人到底是什么,所以才有了如今这般的锦衣卫。

    本伯往日对锦衣卫有所了解,盖因为,本伯和你们的交集不少。拿最近的例子,就说李梦阳!”

    “李梦阳?”

    牟斌陡然看向张鹤龄,沉声道:“你莫非便是因此而存着芥蒂,认为本督不该善待于他,使你消不了心中恶气?本督觉得,李梦阳无罪,陛下下令押入昭狱,本督也不会为了讨好你这个国舅而去构陷于他。”

    “我大明不因言获罪,按此论自然无罪,但你是否忘了,他一个户部主事可在不因言获罪之列?他所奏之事,有多少实,有多少虚,你可有查?当然,本伯确实有不少罪过,无需否认。

    可若是按此标准,按评判本伯的标准来判一判他,真就无罪吗?哦,你是否要说,只言奏我之事,非查他本身之事?何时锦衣卫也要就事论事了?

    呵呵,盖因他是李梦阳,十君子、七才子,好大的名头,可有几位‘世人’会想,这名头声望,是否沽名邀直而来?大家不在意,因为,世情便是如此。

    世情便是,他家中可良田万顷,可坟茔几百亩,皆是无碍。而外戚、勋贵,倘若有之,便是罪大恶极。别说你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连这些都探查不清。不过,清不清楚不重要,你如何待他,自有你的决断。

    即便本伯亦是有自己的决断。几日后那次街头,他一书生文官,敢挥着马鞭,差点打掉了我弟弟的门牙,本伯何曾处置于他?本伯认为,不值当因言,因他书生意气对付他,亦不会因他家中几年间多了几千顷地而揪着不放。但实言便是,本伯很生气,但念着陛下,念着不想助长他所谓的名望,本伯忍了。

    大概满朝之人,有人是认为本伯实在不堪,被酒色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