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5章逢凶化吉 (第4/4页)
拜监察御史,提点两淮盐务。爹以前不是纳过叁万仓钞嘛,以爹和蔡御史的交情,换成盐引应该没有问题。” 西门庆呼地跳了起来:“你赶紧给我打听打听,新旧仓钞都是什么行情?”来保早有准备:“小的已经打听清楚了。旧仓钞还值七分银子,新仓钞叁分都不值。就这样也是有价无市,没有关系根本兑不到盐引。” 西门庆感叹道:“是啊!这东西兑到了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兑不到就是废纸一堆,擦屁股都嫌拉人。”来保继续巴结:“兑到就发大财了,至少能赚上万两白银。” 这就叫“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当年蔡太师条陈七件事,说起来是为了朝廷,实际上就是盘剥民财。其中一件,就是在各府州县设立义仓,令富商大户赴仓上米。 因为没有现银兑付,只好发给商户一纸凭据。这就是所谓的“仓钞”。为了鼓励富户多纳粮米,又承诺“仓钞”可以换成“盐引”。“盐引”就是贩盐许可证,有了它就能公开售卖了。 由于盐政过于腐败,商户在拿到仓钞后,根本换不到盐引,导致仓钞急剧贬值。后来朝廷再让商户纳粮,便没有人肯回应了。可朝廷年年都有任务,地方官必须想办法完成。 西门庆当然也明白,但又不愿得罪地方,只好年年缴纳一点。本来他没有指望什么回报,没想到还有兑现的一天。现在就看蔡御史是否够意思了,只要肯帮忙,那他西门庆就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