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相由心生 (第6/8页)
,而悟道却不必以万物为凭,一物即可悟道。 也与禅宗里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是一个意思。 而聪明的人能听说曲中之意,其实就说明心中有相,若什么也听不出来,才正是无相。 佛家修行讲求弃除心中妄念,而道家则是为道日减,道理一样。 就如同一句佛语“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一样,其实就是道家所言“抱朴归一”最后再回到心中有万千世界的“由有到无,由无到有”的明道之途。 此时妙相一听,心里更是震惊,而他也是恍然大悟,知道现在王穿所说并非王穿真的所悟,而是另有高人,当然他也知道高人是谁,所以不仅不怒,反而一笑道:“统领大人确实是人世奇才,不仅得皇上宠幸,得信王爷重用,而且还得得道高人指点,此让人佩服。 只是依刚才统领大人所说,你即非是小宛姑娘,双怎知她心中有相,有那些情影交融之态呢?” 妙相看似在称赞王穿,其实也无情的揭露了王穿其实是靠着玄静传闻入耳这才能说得清刚才这些禅理。 此时王穿一听脸上也是一红,但对于妙相用道家的理来责难王穿,王穿到是一点也不惧了。 他自然读过春秋时期的一些论断,特别是什么白马非马的论断,这其实也是关似于相与名的。 另外,妙相刚才所引其实是庄子的论断,庄子见河中有鱼游,说鱼得水而欢,而当年的惠子则反驳说:“你非是鱼,又何知鱼之欢也。” 当然庄子还有下面的论断,也给王穿反驳妙相留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