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公子高的竹简 (第3/5页)
上他了? 不是王阜在救自己吗?怎么嬴高那贱种的奏折,会让王阜转呈? 这王阜,可是他胡亥的人啊! 片刻的功夫。 李斯等几位大员,就已查阅完了全部竹简。 躬身,叩拜:“陛下!” “臣,李斯以为!” “高公子所言在理!” “除去与匈奴勾结等虚无缥缈之事。” “旁罪,亦多有商榷。” “堂堂大秦公子。” “在无确凿证据下,实不应就此定罪!” 右相冯去疾亦出班:“臣也认为!” “应按高公子所言。” “胡亥一事,兹事体大,不易妄下结论!” 此刻。 几人心中不由感叹。 不愧是号称大秦最稳重的高公子。 即便作为被袭杀的当事人,都能如此冷静,客观的去处理问题。 反观他们。 人云亦云,见胡亥倒台,就无人在去深究各种细节,只想赶紧结案,以甩脱自身的嫌疑,免受牵连。 蒙毅一脸羞愧:“臣审查不明,听信风言风语,贸然上奏,有失公允,请陛下降罪!” 以各种事实,列举出了胡亥绝不可能与匈奴之间有所瓜葛的同时。 更是在时间、地点、动机、乃至人员调配、能力等方面。 全方位对胡亥进行了总结。 说他纨绔没毛病。 偶尔缺心眼……熟悉他秉性的蒙毅,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