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 (第4/4页)
的。 如此一来,考生们考试的书写标范自然不是统一的,看上好几份,就和批阅奏折差不多,字都很多,笔迹也都不统一。 北地久在胡人治下,不仅文风不如南方鼎盛,就连士子的书法,都比不上南方士子。 南方士子可以参考的法帖多,练就一笔好字不在话下,北方从前比较缺少这些硬件条件,应考士子的字相比之下就稍逊一筹。 当然了,科举应试,字也不要求写得多么有风骨,端正能看、卷面整洁就是了。 可是张信带来的这几份卷子,也不知是应考士子考试时分到了臭号还是冻得身体出了问题,都有几处明显的错误。 而且从文采上来说,说文理不通,是一点都没埋汰对方。 这样的卷子要是能中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祁元询是见过封存的所有应考举子的试卷的。 平心而论,主考官判得确实没错,北地士子里,除了几份文理稍好的卷子,能够模棱两可地上榜外,其余的卷子,落选是有理由的。 可是事情凑巧成这样,已经激起了北方士子的怨愤,还这么死板地处理是不行的。 天子看完考生卷子,张信又进言说北地学子之卷,多如此类,主考官之判,实则有理。 他又将原本被祁元询退回的三份名单都拿了出来:“皇孙顾念北人之舆情,多次命臣下增录其人。臣下数度给出名录,皆被皇孙退回。臣下不解其意,请皇孙解惑,究竟如何处置才妥当,皇孙命臣下增录北人,至少比之会试五十一人,要有半数以上。” “如此行卷,臣,真无所可录!” “哦?询儿,张侍讲之言,你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