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眼开局就捡漏_第三百二十七章 两种说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两种说法 (第3/4页)

同时,也觉得这种说法的可信度确实很高。

    因为不管是《汉旧仪》、《宋书》还是《晋书》,都是正史记载。

    更重要的是这些史书著作的时候,传国玉玺都还没有遗失,而这些书的著作者沈约、房玄龄等,都是有机会亲眼见到传国玉玺的高官,所以他们的记述是非常可靠的。

    这时,陈教授又道:“另外,这些记载也从材质上说明了传国玉玺同和氏璧是没有关系的。”

    “小陈,你说说和氏璧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陈教授忽是停了下来,开始考教自家徒弟。

    陈景此前是了解这些资料的,立刻应道:“《韩非子·和氏》中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对,和氏璧开采于楚山,而楚山也就现如今鄂北的荆山,荆山玉的名气可不小,换句话说,和氏璧开采于荆山,大概率就是荆山玉。”

    “蓝田玉和荆山玉完全不同,根本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和氏璧基本不可能和传国玉玺有什么关系。”

    陈景点了点头,又问:“那师父,传国玉玺的原身是和氏璧,这个说法又是怎么传得那么广的呢?”

    要知道在大多数普通人的印象中,传国玉玺可就是和氏璧制作而成的,总之陈景小时候听到的传说都是这样的。

    面对自家徒弟的求知欲,陈教授还是相当高兴的,乐呵呵的道:“说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制作的这个说法,最早是北魏时的崔浩,他曾经帮助北魏统一北方,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