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第1/3页)
如此一来,一个从始至终都不肯改为武姓的太子,自然是女皇的眼中钉、rou中刺。所以他们甘愿做皇帝手中的那一把刀,以李弘为踏板,来谋一个前程,谋一份青眼。 而另一些人,则是一心想着李唐的正统,而不曾考虑过始终沉默不语,除了坚辞不受武姓外,实际上并没有反对过母亲任何举动的李弘心中到底是怎样的挣扎和为难。他们只一心想着要借助这位再名正言顺不过了的皇太子,来推翻他母亲的统治。 好在,李弘仁孝,而武则天始终对这个长子怀有一分慈母之心。 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儿子仍然姓薛。而她自被则天皇帝接入宫中后,便对外表露出了不愿再嫁的意思。想来太平公主也是心知肚明,想要如她的母亲一样力压群臣于她而言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但母亲是她的目标,她希望能够用余生所有的精力去达成她母亲曾经做到过的事。 而那个被养在宫中,由武则天亲口承认了的皇长孙则是她母亲留给太平公主的助力与考验。是武周还是李唐对于原本姓李,是正儿八经李唐皇族的太平公主来说,差别实际上并不如对她母亲来说的那么大。 但若是日后这个孩子能够姓“武”,便证明了太平公主亦不曾输于她的母亲。 而若是日后太平公主迫于宗族和群臣,仍保留了这个孩子的李姓,那么即便他日重新改武周为李唐,名义上养在了她膝下的孩子,便能够保她全身而退。 至于太平公主的好哥哥,那位占尽了正统之名却因为母亲的野心而错失帝位的太子李弘,则会为了他与太平公主之间的血缘亲情和那个孩子,相助于她,而不是站在太平对面,成为她的对手,就像是这么些年,他对着母亲一样。 “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李弘犹豫的,无非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