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决战 (第6/8页)
精忠岳飞》已在数年前上演,老谋子的《满江红》也已与大众见面,相信这是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的主题相适应的。 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正视其精华,摒弃其糟粕,而这个前提就是要让大家全面了解历史。更何况,我们民族,在当今动荡的世界急需重塑并展现更多的硬核基因。 那么,到底应如何客观评价这个毁誉参半、充满争议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代战神呢?本人观点: 1、从主观方面来讲。冉闵屠胡并不是全部出于民族大义,而是在后赵继承人问题上参与斗争所致。其本人想做后赵皇帝,只是后期发现异族人不接受他这个非典型羯族人,异族也不能为其所用,才掀起屠胡的腥风血雨。不可否认,其思想有点极左,且动机不像某些自媒体人们宣称的那么纯粹与高尚。 2、从客观方面来说。羯赵,这个曾经成功统治整个黄河流域的高加索人种建立的帝国,自石虎开始即以铁血政策对待汉人,自己坚信拜火教,而用佛教的隐忍来麻痹汉人,试图以此来改变北方民族的比例,令阿胡拉玛兹达的火焰在中原大放光明。正是汉人军阀冉闵的挥剑而起,让这个来自中亚白肤深目的羯族人建立的白种人帝国就此毁于一旦,避免了北方汉族的亡族灭种,也震慑了其他异族政权。自此后的北方异族政权,由于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敢再大规模迫害汉人,而是有意拉拢汉人参与政权的高层管理。在民间,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仗,减少了民族对立。 十六国后期,胡人由于专事军事,导致大量战死,而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人口,则不断得到恢复增长,汉族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异族政权为补充兵源不足,特别是鲜卑统治的东魏、西魏时期,不得不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