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打工那些年_第369章 创作随想 (一)时代背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9章 创作随想 (一)时代背景 (第4/4页)

2元/市斤;书中的人物“癞老七”就是这类小商贩的生活原型。

    也正是靠苎麻的大面积种植,两湖流域的一部分农民的家庭经济条件在当时算是国内的“先富”之流,隐形的“万元户”已不足为奇;机械手表和单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单缸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成了农村婚娶消费的时尚;八三年,我小哥结婚的时候,包括彩礼就花了2万多。

    而书中有关这方面的写实,曾遭到过一些读友的质疑;而在当时,国内的很多边远山区,有很多的农家因山多地少、资源还没有开发、土地的贫瘠等自然因素,很多人确实是还挣扎在饥饿的边缘;遥远的大西北黄土高原和西部的云贵高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有“质疑”之声,完全可以理解。

    自家兄弟姐妹成群,一件棉袄几人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野菜拌饭;看露天电影;两个鸡蛋交一期的学费;最早一批享受8年半的义务教育(小学5年半,初中三年);最早一批外去打工人。zWWx.org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6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

    这就是为共和国的繁荣昌盛最早出力的先行者!

    正因我们这代人的艰苦付出,构建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错综复杂的当下历史,也为第二代、第三代打工人开创了“打工文化”先河!

    书中的历史背景是真实的;它贯穿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二十年的时空,折射出了那些年间整个社会的人心演化和情感变迁;每一段历史,都经得起同时代人的推敲、经得起验证;也经得起年轻的后辈们去用心感受父辈们的生存之不易!

    历史,所以一面铜镜;既能照见先辈,也希望能照见后人!洞庭鱼歌的岭南打工那些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