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吴妈 (第3/6页)
旧制。但同年二月六日,抽风的民国**又将巡警局改为云南省会警察厅。 赵良正是警厅的现任探长。 寒风扑面而来,木青冥不得不裹紧棉袄,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赵良向北而行,走了片刻来到了圆通寺门口。 说起这圆通寺可谓是历史悠久了,它几乎和东西寺塔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据史料记载,唐永泰元年时(765年),南诏国第五代国王,大名鼎鼎的云南王阁罗凤下诏国中工匠,在滇池北岸筑拓东城,史称南诏东都。 同时,也在城中建起了一批具有南诏佛教特色的寺院,位于当时拓东城东北郊螺峰山山崖下的补陀罗寺就是其中之一。而这有着绕口名字的补陀罗寺,即为圆通寺的前身。 这座补陀罗寺也是中国最早的观音寺之一,比四大佛教名山之浙江普陀山要早一百多年。但好景不长,或许是名字不好的缘故,在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后,元初的战火燃至云南,寺宇也在蒙古人的马蹄下化为一片废墟。随后在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至延祐六年(1319年),元人又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在补陀罗寺废墟上重建规模较大的寺院,并更名为圆通寺。 自此之后,昆明人就把这螺峰山又唤为圆通山。 其后圆通寺便一直存在于昆明城中;历经四个王朝更替后不仅没有毁灭,反而越来越是壮丽,巍峨殿宇中佛像**,独特楼阁间山石嶙峋,削壁千仞上林木苍翠,吸引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的诗句,并被誉为“螺峰拥翠”,很是荣幸地列入了昆明的八景之一。 且整座寺院闹中求静,以小见大,并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