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79节 (第3/7页)
做为驮运物资和拉拽大炮的驮马再适合不过。通过和云南土司交易,前后一年多时间,朝廷从云南弄到了八千多匹滇马,用于军队后勤。 为此,朝廷还专门听从了一位刚上任没多久,但干的相当不错的云南楚雄府通判的建议,在云贵多地就像沿海的自贸区一样开设大量互市巡检司,加深汉彝各族交流。 这位穿着青色文官官袍,头戴双翼乌纱的楚雄通判,叫做孙可望。 炮营三个哨分辨找好炮位,卫从哨的士卒也连忙上前帮忙,将大炮摆正位置。 紧接着,几名炮营军官便开始拿着纸笔和尺子,在高处边观察,边写写画画。 如果说光复军中,哪只部队文化水平最高,那毫无疑问,就是炮营。因为炮营分到的原教导师将士比例最高,各炮哨到队一级的军官全部都是教导师出身,接受过基础教育。 并且他们分到各营后,还要求炮营的所有士卒也跟着一起识字、学习算术,虽说效果肯定不如教导师中的学习,但也绝对比一般军队的文化水平高多了。 这年头的大炮准头差得吓人,但并不意味着就不用校准了,虽然火炮单独射击准头差,但如果一哨十八门火炮同时向一个方向目标射击呢?很容易就造成集火杀伤。 “各就各位!” 炮兵寅字营左哨哨总站在十八具新式野战火炮后面,挥起黄色令旗。 “校准丙号射击位!一百八十丈,二号药包!” “装填完毕!” “装填完毕!” 一分多钟后,十八个炮位的炮手纷纷高举右臂,呼喊道 “装配引信,预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