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9节 (第4/8页)
袍上泥污不少,一问才知道,人家刚才还在城外的工地上指挥民夫呢。 自从赵印选带着部队北上千秋峡布防后,桂林府的一切军政事务就理所当然的由周邦接任。 作为知府,他在知晓上面企图在桂林死守的意图后,便开始加紧准备。 先是将桂林城周围村镇乃至灵川县城的百姓或是迁入城中,或是疏散到远处城镇,而后便带着人马将周边房屋、树木全部拆卸、砍掉,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这些东西变成清军就地制造攻城器械的原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城外壕沟、羊马墙加固和作为滚木使用。 接着他征发桂林城所有十四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男女百姓,围绕着桂林城修建工事,打造器械。桂林临近湖广,往来经贸不绝,当地百姓对于清兵的所作所为还是有所了解的,周邦再让吏员四处宣传,大家也都明白一旦城破,所有人都不会有好结果,故而男女老少齐上阵,均十分卖力。 说起来广西地区夷汉杂居,土客矛盾严重,所以民风尚武,自古就有“狼兵”之说,老百姓面对战争,并不像江南士民那般惊慌失措,而是很快在府衙和军队组织下佐理防务。 了解情况后,朱由榔十分欣喜 “此番周卿立下大功啊!” 他原以为到了桂林还得先抓紧时间休整一番防务,没想到桂林知府已然做到了如此地步。 周邦谦虚回应 “非止臣一人之力,广西百姓素来刚韧,清虏杀掠无数,此乃民心耳。” 说完朱由榔自是又勉励了一番,让这位基层出身的老知府颇为感动。 言罢朱由榔又看向周邦身旁另一位同样五十来岁,只不过颇为富态的锦衣贵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