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77节 (第7/7页)
也就是说这八万大军里,至少就有两万五千条新式火铳。 至于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队伍后面那由驮马拉拽的一百门野战火炮。 全新的双轮炮架,在宋应星的建议下,这种火炮还装上了用于抵御后坐力的简易制退炮锄。 由于采用了铁模制作,口径相当统一,不同于以前明朝铸造的那些,工匠自己都说不清楚多大口径的各种“大将军”,标准化、分工化的生产模式改变了很多东西。 宋士意将新铸造的火炮以弹丸重量分类,这个办法是符合早期火炮的技术特点的,类似于欧洲的“几磅炮”,宋士意以“斤”作为单位。 新铸造的野战炮大多数都是可以用两匹驮马能拉动的三斤炮,同时也铸造了小部分九斤、十斤重炮,需要七八匹驮马才能拉动,主要用于攻城。 至光烈二年六月份截止,武备局共计铸炮三百七十门,比原先的计划要多些。 朱由榔只带走了一百一十门,其余两百六十门分配给湖广、川东、云贵、闽南的广阔战场。 尤其是以防御作战为主的湖广长江沿线和川东等地,需要足够的炮火压制。 大军浩浩荡荡,气势逼人,从广东到长沙千里左右的路程,足足走了快一个月,等到达长沙时,已经是七月份中旬了。 与军队同时发动起来的,是无数支前民夫,第一批民夫主要由刚刚结束秋收的两广百姓。 对于到底发动了多少民夫,朱由榔自己都说不清楚,但他知道,第一批的数字恐怕就不会低于十万。 朱由榔向所有百姓许诺过,从此之后废除徭役,无论良贱,此后都不必给衙门无偿做工。 所以,这些支前民夫的行动都是有报酬的,当然未必是以现金的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