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70节 (第5/10页)
分,倒不是重男轻女的问题,而是说对于朱由榔这个刚干了一年的新皇帝而言,一位继承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初朱由榔打算御驾亲征时,为啥一堆大臣官员要死要活,就是因为国家无本、天子无储啊!对这一点,那些经历过天启、崇祯、弘光几朝的旧臣们体会最为深刻。 当初北京失陷后,南京这边却因为继承人问题闹成一锅粥,其中当然也有嘉靖、万历以来党争遗留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崇祯皇帝的儿子没能逃出来。 但凡崇祯能提前把一个儿子送到南京,什么江北四镇、东林阉党,争立储君、互不买账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太子乃国本也。 朱由榔同样欣喜万分,这还是他两世为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血脉,第一次体验到当父亲的感觉。当然,作为一个已经逐渐成熟的“政治生物”,他也高兴于这个孩子对自己皇权稳固所带来的极大正面效应。 毕竟这具身体的主人已经二十四岁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一般看法,孩子都该打酱油了,可自己却还没有子嗣,很难不让大臣们犯嘀咕。表现在具体事务上,便是朝中依旧会让隆武的弟弟朱聿奥留在广州不得外出,并且许多人在对待吴王朱以海的问题上也比较暧昧。说到底,万一哪天朱由榔出现不忍言之事了呢?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敢打包票。 而这个孩子的诞生,则向所有抗清士民以及满朝文武、军中将帅宣示,他朱由榔后继有人,即使他过几年说不定哪天不小心挂了,自己提拔和信任的大臣、将领们也会拥护幼主继位,将他的政治主张继续贯彻下去。 故而,为了欢庆皇长子的诞生,瞿式耜提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