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48节 (第6/7页)

定勋贵必须通过军功,才能维持爵位的制度,本意是鼓励勋贵勇于任事,不要过早堕落。

    但任何制度都是有保质期的,到了景宗、昭宗时代,这一制度逐渐演变为勋贵们世袭掌握军队权力的工具。

    他们将自家子弟送到殖民地任职,然后凭借所谓“剿匪”,甚至直接就是杀良冒功的手段,就能获得远比平民军官高得多的起点。

    在后明时代,勋贵等军事贵族倒是不会像前明那样,被文官官僚挤兑。

    只是他们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而且通过和皇室联姻,勋贵家族往往都是外戚家族。

    皇室与那些昔日奉烈阁文武功臣的后代们,一起组成了这个国家新的世家门阀,用密不可分的姻亲关系和封建宗法制度,把原本理应为全体公民开放的国家公器,变成了自己的私产。

    比如军队,还有军工复合体、行政体制、媒体宣传、高等教育……

    那些侥幸从科举和高等学府中,费尽全力,突出重围的青年俊杰,绝望的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

    也不过就是这些昔日封建贵族们的家奴罢了!

    在这样的国家里,人民或许可以为了混口饭吃而参加军队,但绝对不会为了少数人的私产私欲而卖命!

    如果是像过去,如汉唐那样的封建时代,这种情况也没什么

    但现在不一样了,工业时代到来了,制度化、纪律化、技术化的常备军,才是制胜的关键。

    而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平民军官没有出头之日;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贫富分化,军队不过是贫民和殖民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