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78节 (第5/7页)
光复军将士们以营为单位列成一个个三千人大方阵,每个大方阵又以哨为单位列为小方阵。 阵列前两排士卒,全部顶盔掼甲,手持刀矛,在阳光反射下寒光凛凛。 武备局除了武器和火器生产外,同样也制造了大批甲胄,再加上之前桂北一战缴获的大量满清精良铠甲,经过改装修复后便可以使用,眼下明军的披甲率已经达到四分之一,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是小数字了。 对于甲胄的使用,随着军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也不像以前那般乱糟糟的。 占人数三分之一的火铳手不用着甲,甲胄基本上主要由站在最前排的长矛手、刀牌手配备。 按照光复军《陆军cao典》规定,作战时以哨为单位列成百人小阵,无数小阵可以拼成大阵,而阵列最前方的刀盾、长矛手直面敌军冲击,是最危险也是最精锐的近战士卒,几乎全部披甲,将士们私下喜欢叫他们“排头兵”,军中正式称呼是“阵锋”。 朱由榔站立在马车上,睥睨潇湘大地江河交错的平阔原野以及军容整肃的光复军将士,每经过一个方阵,就会举起天子剑示意。 无数心潮澎湃的士卒隐隐约约看到高耸龙纛从自己阵列前经过,单膝跪地,高呼万岁。 将士们以右拳锤击左胸,两三万副铠甲的甲片碰撞在一起,声如闷雷。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出征!” 北路军分为两个部分,前军刘体纯、马进忠、刘芳亮三个师由前军都督同知赵印选统领,直接扭头向东进攻袁州府,首当其冲的便是门户萍乡。 其余大部跟随朱由榔、李过北上岳州、武昌,在那里和督造了一年战船的蒋挺汇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