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66节 (第3/11页)

秋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说由于战争原因,今年的秋收稻米产粮大幅下降,但补种的玉米、番薯、土豆等也迎来收获。

    光烈朝廷废除了一条鞭法只收银子的做法,农业税收都以实物为主,大大降低了农民由于“谷贱伤农”导致的经济损失,朝廷也能聚集存储大量粮食。

    根据瞿式耜和户部尚书周邦初步统计,今年两广、湖广、贵州、闽南至少能征收到一百八十万石以上的粮食,当然其中新补种的玉米、番薯等占了三分之一。

    当然,另一方面,秋季是汛期高发的时候,尤其是在水网密布的南方,在秋收结束之前,还必须应对频发的水灾。

    汛情以广东、湖广二省最甚,为了这事,内阁前后决定拨出二十多万两,十余万石粮食,组织民夫抗洪,甚至动员前军、中军将士参与救灾,前后将近二十万人次,才勉强应付。

    就连朱由榔本人,都亲自跑到肇庆城外的西江岸上视察抗洪工作,安抚鼓励军民官吏,至于下面的大臣官员们更不必说,肇庆朝廷不是以前那个万历、崇祯、弘光的朝廷了,风气昂扬,只要你肯干,提拔相当之快。

    大半年的时间就能跃升四五级的官员屡见不鲜,党争也被朱由榔狠狠压住,起不了风浪,一时之间,竟是君臣一心、臣民一心。

    当然,大家虽然累,其实心中也觉得充实,大明朝也不知道多久没出现过这般从天子到官员到百姓,一齐众志成城,抗洪救灾了。

    但李定国的捷报传来后,朱由榔和满朝大臣还是不禁欢欣鼓舞,云南光复以后,四川的豪格、吴三桂被堵在川中,难以东出,肇庆朝廷的后顾之忧就此解决。

    与此同时,夔州府、重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