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3/4页)
渌水红莲外并无旁的树植,瞧来但觉石山无色,渌水无声,那枯荷接不得雨,着实有些难捱,孟冬十月的景状,搭眼望去只觉十分凄迷。 时接薄暮,此间渐渐成了古赋中所言的寒风积而愁云繁的模样,只是却无人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显出几分肃杀之意。杨公赡因时气所感的病很快便去了,来自知枢密冯昭辅的擅专为难却愈加深重。冯昭辅自谢洵出外后威势更盛,竟有伸入中书门下的意思。杨公赡并非不知李玚对自己的态度,却不肯辜负李蒨,是以衰弱之躯强禀国钧与冯昭辅相抗。 好在李玚对冯昭辅忌惮更甚,迟迟不肯授他平章事之责,只命他总理翰林院与枢密院罢了。 一场雪后,大明宫内银装素裹。苏严将从浙西传来的奏疏递至紫宸殿时悄悄抬眼,正瞧见李玚因忙于国事而疲累甚矣的面色微微好转,眼底泻出真切的笑意,与平日周旋于百官之间的模样全不相同。 那奏疏是在浙西任观察使的谢洵递上来的,里面说他征辟润州句容人孙逍为掌书记,在浙西任职以来禁了泗州僧度尼,却礼敬上元瓦官寺的阙悯僧人。 览毕那封奏疏,李玚不由笑出声来,向身侧侍立的郇弼道:“你也来瞧瞧。” 郇弼躬身上前,果依言从案几上接过那封奏疏,读罢赞叹道:“谢侍郎实在是廊庙才,原本禁了那僧度尼必定是要引得百姓怨愤,说他不敬释家,偏偏谢侍郎又对那阙悯僧人礼敬有加,教人说不得。” “朕也是这样想。”李玚低声笑道,“只不知那阙悯僧人有何本事,也值得子望专门为他修甘露寺。” 郇弼在一旁觑了觑李玚的神色,觉得他不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