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71节 (第5/7页)
日巳时到未时这段时间,除去中间吃饭,其他时候,孩子们都会在观澜堂里读书和写字。 担心墨宣几个会因为天冷手僵,而把字写的歪七扭八的,所以吴氏每日都会安排人在观澜堂摆上两个炭盆。 国子监的年假已经开始,加之王文昌一直都住在府里,是以这段时日,家里孩子们的学业,都由两个姑父在教导着。 等过了年,王文昌就要回周善县去,明年正是大比之年,他是肯定要回去参加乡试的。 说实话,跟着舅兄的这些时日,王文昌可以肯定,自己的学识比起以往,要精进了不少。 这一点,从现下自己写文章的速度中,就能看出来。 记得先前自己写策论时,若遇到接触不深的论题,那么单是寻论据,就要搜肠刮肚半天。再等提笔开文时,也是磕磕绊绊的难以成句,不是用词不当,就是语句不顺。 可如今呢,说是思如泉涌都不为过,可见舅兄每日多写多练的方法是极为适用的。 就像舅兄说的,越是怕它,就越要攻克它,而乡试策文题,基本都在民生、安国、以及强兵中展开,只要把它写透识透,就没什么可难住人的地方。 不愧是一甲状元的笃论高言,王文昌心想,自己待在京城的一年半里,可以说没有一天是浪费的。 而舅兄,算是让他受益匪浅的良师了。 …… 年关将近,走年礼的事自是不能落下的。 到了休沐这日,林远秋便提了年礼先去了一趟秦府。虽今年的柿果大部分都被摆盘用到了酒席上,可还是有一小部分早早摘下来做了柿饼。 年纪大的人都喜甜,秦遇自然不例外,自从去年给送了柿饼年礼过去后,秦遇就喜欢上这甜糯的味道。 只是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