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89节 (第3/7页)
先前周子旭就听叔爷说过,有名师指点,胜过自己苦读数年。 想来,当年叔爷若有位好老师点拨,也不至于一连考了二十多年都未闯过乡试这关了。 林远秋却不以为意,他确实也十分期盼着能有好老师的教导,可这事不是自己巴望着就能成的。 所以,对于能否有机会拜入名师门下的事,林远秋向来都有思想准备。 都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自古以来,寒门庶族出人头地不容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教育资源与名门望族相形见绌。而像他这个连寒门都算不上的贫民子弟,就更不用去奢求什么好的教育资源了。 林远秋还清楚记得前世看到过的一篇赋词,而写它之人,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状元。 说来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而这位平民状元却出现在宋朝,这可是相隔了几百年呢,可见平民走科举路有多艰难。 至于林远秋为何会记得这么清楚,实在是因为那篇赋文开头的一句话特别有名,那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而赋文里写到: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短短几句,道尽了无权无势之人的心酸和不易。 所以,林远秋一直都头脑清醒自己的科举路并不容易走。 也所以至第一日去族学念书开始,在学业上,林远秋就从没有懈怠偷懒的时候。 他还清楚记得大雪天,自己踩着及腿的雪,一步步去上学的日子。当时到了学堂时,布鞋都已经湿了。冷吗,当然冷,不然手脚上的冻疮是怎么来的,可林远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