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_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60节 (第7/7页)

吐槽这种“点菜式”的讲经,要是点到自己不会的内容该咋办。

    这会儿的他,已开始速度飞快的在脑海里搜索着有关此句的文章,待想起出自鹗冠子的文后,再用最短的时间理了一遍,而后结合此句的释义,便进讲了起来:

    “中流一葫,千金争挈,宁为铅刀……”

    许是看了太多奏折的缘故,此时景康帝正闭目轻靠于御座之上,不过右手手指却轻点御案,一下一下,好似打着拍子。

    林远秋的进讲还在继续,“毋为楮叶,错节盘根,利器斯别,识时务者……”

    打拍子的手指停下,景康帝问,“一价贱之葫,却千金争挈,林修撰可解其意?”

    这是进讲经史时的正常环节,圣上若有不解之处,进讲者须得作出解答。

    林远秋躬身,“谓物之价贱只因其无所用处,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葫芦虽不能食,其价也甚贱,可若船在江中心侧了水,那葫芦便可济人渡水,有给予生路之功,自然千金争挈也。是以,微臣以为,平贱之物虽看似平庸,可也有千金难目的时候。”

    景康帝点头,“林修撰所言极是,贱生于无所用,可危难时却供人生路,实值一葫千金。”

    随即,他又问道,“林修撰家中兄弟几人?”

    正说着文章呢,却又问到了个人问题上,好在林远秋已适应了圣上的跳跃问话。

    “禀圣上,微臣父母只微臣一子。”

    只一子?

    这倒是有些出乎景康帝的意料了,时下农人讲究多子多福,只有一子的人家,除了那些子嗣不丰的,倒是不常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