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大战在即 (第2/4页)
,罪该万死,今有叛军部将史思明,懂晓大意,去暗投明,拨乱反正,倡叛逆归服之先例,举河东之兵来投,朕心甚慰。为表其功其功,特封史思明为辽西侯,河东节度使、泽潞大都督,赐粮草三万石,领河东之兵东进平叛。待功成之日,朕必不吝国公之爵,茅土之封。” 河东过半,甚至就连太原都在郭子仪的手中,李瑁自然不会领郭子仪退出河东,所以河东节度使对于史思明来说只是虚职,真正有价值的是辽西侯的爵位、泽潞大都督,还有那三万石的粮草。 而且李瑁还向史思明许诺,待大破河北后,便加封史思明为辽国公,李瑁对史思明倒也算是不薄了,史思明当即领命,当即许诺即日整军,待粮草运抵后即刻东进。 严庄软硬兼施,将史思明吃的死死的,诏安之事自然顺利,但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的安庆绪便有些茶饭不思了。 当安庆绪请封的书信被李瑁严词驳回,安庆绪心里便没了底,心想着既来世间一遭,不能久享那燕王的福,便要过一把皇帝的瘾。 安庆绪的使者刚将李瑁的意思传回河北,安庆绪便立刻在范阳登基了,改年号“载初”,自立为大燕皇帝,追谥其父安禄山为“光烈皇帝”。 安庆绪能到这个位置,自然不是蠢材,倒也有两分手段,他听从高尚的建议,以先皇入殓为理由,招河北各处将来入范阳吊唁,趁者各地将来入范阳时威逼利诱,夺取河北各州郡的兵权,命自己的心腹张通儒和田承嗣执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