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鹿溪寻道 (第4/4页)
名的震撼,现在想想,当时的那种感觉或许不是单单为了荀彧的四德之道,而是隐隐发觉了自己和这一批顶级人士之前最大的差距啊…… 回想起从洛阳到襄阳,这一路所遇到的这些在三国志中绽放光华的人物,武将一侧斐潜凭借从张辽学来的一招枪法自然是比不了,单说文官一侧,像蔡邕、刘洪两位师傅学术界大拿,像曹cao、袁绍这种高等衙内,还有像荀彧、郭嘉,有那个人不是早早就立下了自己的“道”,并为之而不断努力奋斗? 甚至连都被自己欺负的逗着玩的枣祗,不是也立志要成就“农桑之道”么? 而自己呢? 混。 从后世带来的习惯完全没改。 虽然说还能想起那一晚突如其来的一句“汝之志何如”的问语,但是到实际行为上还是逃避占了大头。 若不是蔡邕和庞德公点醒,或许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最大的一块短板在哪里…… 蔡邕师傅说他的道不适合传授给我,而是希望能让庞德公能授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觉得我油滑不符合谦正之道? 还是说我逃避个性不符合坚守之道? 又或是两者皆有,又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唉…… 我要如何找寻到属于我自己的“道”? 我的优势在哪里? 我的劣势又是什么? 我在这个动乱的朝代到底要做什么? 我的前进方向在哪里? 斐潜坐在鹿山溪水之旁,苦苦思索……马月猴年的诡三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