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立棍儿 (第4/6页)
善,让百姓商家深受其苦。于是每有住户办红白喜庆事,或每有商家铺户新张时,便都会花钱邀“杆儿上的”去门前保护,防止其他穷家乞丐扰闹。 而丐头的谱儿也很大,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他们大驾光临时,身边要带三四个喽罗,就仿佛是一地方里正保长一般,哪怕到了主家也要坐头席。 此外,除了吃喝收钱,唯一要做的事儿,便是在主家门口贴上一张纸揭,或挂上一根杆子、皮鞭或旱烟管,上书“贵府喜事众兄弟不得sao扰”之类字样,名曰“罩门”。 一旦有了罩门,就像有了特赦证书一般,帮内乞丐见了罩门,如小鬼见了“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一般,便须退避三舍。不敢撒野猖狂,主家给多少算多少,不给就走。 不过,如果店家或办事的事主不懂规矩,或不愿花钱,到时也保准有众多乞丐前来搅扰,他们也不动粗,只是挤在门前有碍观瞻,甚至恶言相戏,什么丧气唱什么,给钱也不要。让你生意难做,喜事不喜,白事更愁,并且就是报官,官府也拿他们没辙。 说到这里也就清楚了,其实这种规矩,才是如今所谓“立棍儿”和“戳杆子”的真正出处。 当然,解放之后,旧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为之肃清,不但地痞、流氓、恶霸没了,乞丐同样在社会上销声匿迹,那么这些江湖规矩自然也就跟着消亡了。在我们建国的初期阶段,实际上存在着一段长达二十年左右的江湖断代史。wap..OrG 不过,随着六十年代“运动”时期的到来,社会重归混乱,“玩主”开始崛起,那么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