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70章 吊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吊油 (第1/4页)

    珐琅彩,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

    制作过程与其他宫廷用瓷不同,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由造办处珐琅坊在彩炉中烧成。

    珐琅彩瓷全用进口彩料,尤其是一种玫瑰红或胭脂红色料,因含有微量的黄金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娇艳效果,成本极高,名贵异常。

    传统彩瓷的彩料都用清水或胶水调和,而珐琅彩瓷则像西方油画一样,以油来调配彩料,并且有一定厚度,使得彩绘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白瓷仅在器物里面和底足施釉,外壁则涩胎无釉,这就是俗称的反瓷。画面大多以黄、蓝、红、豆绿、绛紫等色彩作地,再利用各种颜色的彩料以双勾技法描绘缠枝牡丹、月季、莲花等图案,也有在四个花朵中分别填写“万”、“寿”、“长”、“春”等祝寿语,风格严谨华丽。

    雍正六年以前,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进展缓慢,雍正对此很不满意。究其原因,就是因珐琅彩料需依赖西洋进口,数量有限,必须谨慎使用,不得有误损所致。

    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二年二月四日,怡亲王交填白脱胎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烧珐琅,钦此。于二月二十三日烧破二件,总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烧造!

    不过是烧几个杯子,就连堂堂九五之尊都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