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301章 点泥成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点泥成金 (第8/15页)

来。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的壶就是一个瓶状,哪儿进哪儿出。而到了三国两晋时期,壶逐渐有了改进,渐渐开始“大进小出“,就是水从口部进去,从壶嘴倒出来。

    刚才说到了虎子,虎子是什么呢?一般是一个虎头,张着嘴,带个提梁。我们普遍解释它是溺器,是接尿的,今天住院时还有类似的用具。

    我有一个朋友,他喜欢家具,不收藏瓷器。他当年在苏北地区寻求家具的时候,碰见一户人家有这么一件瓷器,他回来以后跟我描述半天,说看着那东西挺老。我说:“那可能是个虎子。“他说:“我下回去想办法换回来。“

    然后他就去买家具,买完以后问人家:“你这个尿壶卖不卖啊?“人家说:“不卖,尿壶卖它干嘛?“他说:“我跟你换吧,尿壶换尿壶,我给你买个新的。“人家说:“不能换,那是我们家小孩尿尿用的,小孩不见这个晚上不尿尿,尿床。“最后他买了一个暖壶,又买了一个烧水的水壶,拿俩壶换回这么一个壶来。这尿壶用了很久,气味很大,他换回来以后拿84消毒液泡了很久。后来他拿给我看,我就跟他说:“这个东西,历史上我们都说它是尿壶,专业术语叫溺器,但是有争议。很多学者认为它不是接尿的,为什么呢?很简单,你想,这是一个老虎的头,还张着大嘴,给你接尿的时候,你心里不是很舒服。”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上讲,虎子有可能不是溺器。你想,你晚上睡眼的,当妈的拿着这个壶一接,你低头一看,大老虎张着嘴,要把最重要的器官放进去,心里肯定咯噔一下,就不想尿了。你心理上过不了这个关。

    我国古代有很多东西到今天也没有定论,虎子就属于这一类。有的专业书上把它叫“水器“,就是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