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_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风骨的学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风骨的学者 (第2/5页)

况下,我们要想通过谈判来促使它们降价,恐怕是不可能的。”

    “我们已经尝试过了,基本上没有可能性。”王振斌说。他是参加过谈判的官员,知道那几家企业在谈判桌上的表现。

    冯啸辰说:“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只剩下两个方案,第一,接受它们开出来的高价,吃下这个哑巴亏。第二,我们自己造。”

    “自己造的把握有多大?”韩宏认真地问。

    冯啸辰说:“榆重的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研发出来了,这三年一直在进行工业实验,到目前为止实验效果都是很好的。但客观地说,榆重的压缩机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缺陷,首先是工业实验的时间还不够长,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也进行了修正,现在不能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尚未发现的问题。其次,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问题,榆重的压缩机预期使用寿命低于希曼兹等三家,各项性能指标也都稍逊一筹。第三,榆重的生产能力有限,要提供20台压缩机,有一定的难度。”

    韩宏说:“这个情况我们原来也大致了解了,所以在这次招标中,我们排除了榆重。西气东输是一个跨世纪的重大项目,我们向中央做出的保证是万无一失,而榆重的压缩机显然是难以达到万无一失的要求的。”

    “如果我们放弃万无一失的要求呢?”冯啸辰问。

    “这怎么可能!”韩宏脱口而出。

    冯啸辰说:“韩主任,其实进口设备也同样无法达到万无一失的要求,任何设备的可靠性都无法达到100%,它们的设备也许能够达到99.9999%,我们也许只有99.99%,比它们少几个9而已。”

    韩宏苦笑着说:“这几个9也很重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