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8 (第3/4页)
念过一遍硕士的学生比,我经常还要回过头去把本科时的相关基础知识再重温一边,才能读通本周的书。 这一来一去,虽然花了不少额外的时间,却也把原来那些基本概念全给补上了,融会贯通,实在受益匪浅。 再比对要独立完成的应用程序,其实更是对近阶段所学概念的总结性应用。 有时还被要求按几种不同的思路设计,对比运行结果,选择最佳方案,递交分析报告。 在一个学期里,我们就已经做了芯片内存刷页,计算机打印优化排序,甚至于汽车自动速度控制仿真。 在EE的范畴里,几乎没有课能绕过编程项目的,而这些项目,则是要求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国内念本科的时候,我平时都不用好好读书,快考试的时候去奋斗两周,还能拿几个不错的分数。 这种方法在美国则完全行不通。课堂出席,回家作业,课堂测验,中考期末考,编程项目,样样都要记分。 一门课的评分,根本就是整个学期孜孜不倦的努力换来的,没有半处可以投机取巧。 不过,说也奇怪,在这不断的全力以赴赶回家作业和程序的忙碌生活中, 那些新学的知识倒是扎扎实实地在我记忆里生了根,而且在各门课之间经常被交叉运用,加深印象。 几周以后,我发现,大概不用课本,我也可以对着一群人把这些理论从头至尾讲一遍了。 我在私底下跟其他同学讨论后发现,在国内上专业课时,那些大学教授们很可能自己都没有把基本概念搞清楚,要不然怎么在课上都是囫囵吞枣地讲解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