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9节 (第1/5页)

    在望远镜这个场景中。

    虽说球面不能对星点完美成像,但是整个视场内的成像质量却可以保证均匀。

    加之成本方面的问题,很多人负担不起抛物面的价格。

    因此在后世,相当多数的人都选择了球面来做单独凸面。

    但别忘了。

    这个选择的前提条件是……在后世。

    眼下徐云所在的时间线,却是古代宋朝。

    因此手搓球面透镜,有件事是无论如何绕不开的难题:

    徐云搞不出刀口仪和干涉仪。

    其实刀口仪还好说点,真要手搓起来,还是可以做出二三十种简易雏形的。

    但干涉仪就很难了,因为这玩意是需要激光的……

    而这两个仪器,恰恰是手搓球面镜中极为关键、甚至可以说核心的一环:

    为啥说后世手艺好的diy球镜,完全能够超越机器呢?

    原因就是因为有这两个机器提供极其精密的检测。

    只要检测到哪里有误差,拿沾着抛光粉的软沥青去蹭几下就行了。

    比如佳能镜头——尤其是高端l镜头里,现在还有很多手工磨的镜片来着。

    至于剩下的转仪钟啥的倒还好说:

    老苏鼓捣的水运仪象台,其实就是最早的转仪钟,等于一下穿到了祖宗头上了……

    考虑到咱们这是一本纪实……咳咳,严谨小说。

    因此在一开始,徐云便提前做好了一个方案:

    利用旋转的水银实现抛物面,同时再手磨一个不需要太过精度的球面镜做像差极限的临界焦比辅助,也就是类rc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