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2/4页)
心,深陷党争而不以为意,甚至连名臣也无法避免。 等二代目的驴车皇帝去世后,党争渐次蔓延、愈演愈烈,遂至一发而不可收拾。 比如宋真宗时,党争便以王钦若与寇准为代表,王钦若通过倾轧排挤寇准以获取权力。 至宋仁宗时期,则是以吕夷简与范仲淹明争暗斗为代表,导致“庆历新政“半途而废。 再然后嘛…… 就是小赵所说的变法之争了。 也就是此前介绍小李亲爹老李时提过的元祐党问题。 小赵能认识到这点,不说他有没有能力解决吧,至少要比赵佶那个甩手掌柜好很多: 赵佶的做法的压根管都没管,双手离开键盘自己浪去了。 这种做法最后便导致了宋末六贼独揽朝纲,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属于北宋暴毙的关键原因之一。 不过真正令徐云感到意外的并不是党政问题,则是小赵所说的第二件事: 西平空饷! 北宋禁军采用的是五级十二等的厢军模式,眼下这个时期的数据徐云记不太清了,但到了靖康前后,北宋册山的粮饷人数他倒是很有印象: 一百二十万! 而这一百二十万中,真正能被拉出来的真实数量才多少呢? 四十万不到! 足足八十万的空饷名额,你说北宋怎么才能把经济优势转换成军事优势? 甚至在靖康之变中。 很多金军的武器,干脆就是从一些西军将领那边买来的…… 但纵观整个历史,北宋前后九个皇帝——包括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聪明,只有宋哲宗尝试过解决空饷问题。 奈何他的政策还没落实多久,便暴毙死亡了。 因此后世有些人猜测,宋哲宗的暴毙或许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