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节 (第2/4页)

   就好比在高考全国卷中,你通过某个公式推导,意外成为了全国解开数学最后一题的唯一一人。

    但除此以外,你所有的数学题目都不会做,所有的科目都只有二三十分。

    因此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看,这个解题其实没啥用,你连职高都考不上去。

    想要真正掌握相关概念,还得去学最小光程、半波带法、扰动贡献表达式等一大堆的东西。

    但另一方面。

    你也确实解开了那道题,那道很多考生可能连大学毕业都解不开的题,出题组的葛x大爷只是想单纯的虐人而已。

    这是不可忽视的成就,并且具备一定的现实价值:

    在这种话题度下只要你想,去开个自媒体号也是能变点现的,赚多赚少而已。

    所以老贾他们就是这么个情况:

    他们具备了这个“话题热度”,但不知道能创造多少的价值。

    如果是正常情况,老贾他们大概率只是昙花一现,一如当初那个说“杭高人眼里没有难的试卷”的林欢。

    但问题是……

    更忘了,老贾他们身边还有徐云这个大挂壁在呢。

    谁知道今日的一簇火光,未来是否可能化为烈日?

    想到这儿。

    徐云的心绪不由再次澎湃了起来。

    从老贾等人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度显然要超过自己的预料。

    在本土历史中。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要在十九世纪末才会被正式提出,或者说被补全。

    如今的公元1100年虽然说是公元十二世纪,但时间线上来说只是卡在两个世界的交接年份而已。

    因此可以这样说。

    老贾等人领先了欧洲整整863年,先一步提出了透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