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8节 (第4/5页)
术界中,以人名为开头的定理有很多。 比如大家熟悉的杨辉三角,还有麦克斯韦方程式、法拉第定律、读者最帅原则等等,堪称数不胜数。 这些人名定理大多都是为了纪念提出或者发明人的贡献,属于华夏古语中‘青史留名’的概念。 但泊松亮斑,却是一个绝对的特例。 事件的发生背景要追溯到1818。 在诺贝尔奖之前,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是是高卢科学院的学院征文大奖,以及约翰牛皇家科学院的科普利奖章。 其中科普利奖设立的时间要比高卢晚十年,但它的起点要比高卢高。 这个奖项针对的是理论研究,彰显了约翰牛皇家科学院的高逼格。 奖项逼格高,肯定争它的人就多了。 因此在科普利奖设立后,风头立刻盖过了高卢科学院的学院征文大奖。 英法是一对欢喜冤家,看到老邻居后来居上,高卢科学院便开始静思己过。 痛定思痛之后也一改策略,讨论起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 到了1818年。 征文大奖的题目定为光的衍射。 在此之前,光的波动说微粒说已经争了近百年。 微粒说的代表人物是一代天骄老牛,波动说的代表人物是惠更斯和胡克。 由于爵爷的江湖地位,微粒说占据上风,波动说节节败退。 而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则似乎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