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8节 (第5/5页)
给波动说带来了一丝曙光,看上去好像有机会垂死病中惊坐起,谈笑风生又几年的样子。 征文大奖把衍射作为题目,也有点为自家老祖惠更斯平反的意味。 当时的菲涅尔刚刚从土木老哥转职到光学不久,已经崭露头角,也参加了这次大赛。 同时很巧合的是。 菲涅尔在大赛之前就已经考虑过了这个问题,认为光是一种波,具有衍射现象。 这次适逢其会,他就早早交卷,等待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裁决。 这次评审委员会的首席专家,便是大名鼎鼎的泊松。 而泊松是一个坚定的微粒说支持者,对于菲涅尔的答案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他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菲涅尔的理论正确,便会出现一个很挑战三观的现象: 在光束的传播路径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圆板,那么由于光在圆板边缘的衍射,在离圆板一定距离的地方,圆板阴影的中央应当出现一个亮斑。 用人话……咳咳,通俗语言简化一下就是: 你拿着一根手电筒去照一个不透明的盘子,盘子背后的影子中心会出现一个光斑。 在当时来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情况。 即便现在看来,也仍旧有点不可思议。 少年菲涅尔之前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理论会有这么一个神奇的结果,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挑战。 经过精心的实验,终于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