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_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6节 (第5/7页)

题卷已剩下最后一道杂文未誊抄了。

    趁着点蜡烛的空档,林远秋活动了一下腿脚,而后再把草稿纸上已经润色过的文章,工工整整的抄到了答题卷上。

    与策文相比,杂文讲究短小而精湛,只要理清文章的论辩性和形象性,想要写好其实并不难。

    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时常练写,林远秋已经总结出一套好的写杂文方法了。

    小木窗约摸一尺见方,这种情况下,号舍里基本没有通风性可讲。是以,角落马桶隐隐散出的臭气,就显得格外明显了。

    不过比起先前的臭号,林远秋觉得此时的臭味,自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把答好的题卷全收到考篮里后,林远秋拿过油布,把考篮整个严严实实盖上,这样就算屋顶突然漏雨,也不用担心会打湿了试卷。

    ……

    第三场考试,也就是会试的最后一场,主要以考策文为主,另外还有几篇诗赋。

    等林远秋看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句子,然后要求以此句,制出一篇一千字的护国安邦之策时,心里很快跳出果然两个字来。

    近几年,会试的策论考题大多在“民生之本”以及“安国之策”中展开,是以考生们押策文题时,都不会绕开这两题去。

    林远秋也是一样的,可以说备考时的三分之一的策文,他写的都是与民生和安国相关的文章。

    是以,关于此类文章的论点和论据都是现成的。

    只是虽押中了题,林远秋并没有庆幸之感。想必此时在贡院里的考生都与他一样的想法,因为所有人都押中了考题,那不就跟没押中一个样嘛。

    并且像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