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八点想法:天之处刑者 (第7/18页)
本前提。 那么我们就看得出来,山海经的作者,文字冷静得一匹! 该是人就是人,该是神就是神。 无论形状怪异与否,无论可不可以理解,无论是否强大,都跟分类没有关系。 那么,这里我要提一下,现在流行一种新的说法,那就是巫师。 山海经里所有的神,都是巫师。他们化妆、纹身、头戴羽毛、插着牛角、披着兽皮,神神怪怪,忽悠民众,自称为神。 所以,山海经里才有那么多的‘有神焉’,其实在我们看来都是巫师。 OK,这种解释,也说得过去。 但是很可惜,我不认可。 也许上古的巫师,确实忽悠了当时的民众,但是他绝对忽悠不到山海经的作者! 很简单,山海经里,有‘巫’这个分类! 如果说神就是巫,那为什么还要有巫这个分类呢?这不重复了吗?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这里明确写了,‘十巫’在这升降,上了天又下来。 这才是巫,他们玩药草的,山海经的作者理得非常清楚。 “有人名曰柏高,柏髙上下于此,至于天。” 你们看,这段里的存在,又说是人了,明明这个叫柏高的,也会上天,也是上上下下的。 他咋不是巫呢?他咋不是神呢? 怎么就偏偏是人呢?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人神的分类,跟形状,跟地位都没有关系。 它是质感!它是材质划分,它是当时的人可以分辨出来的,明确知道不是人,不是兽,甚至不是血rou之躯的另一种‘活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